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确定腹水原因:
肝硬化是腹水最常见的病因,占70%-80%。此类患者通常伴有低白蛋白血症和门静脉高压。
恶性肿瘤相关性腹水占10%-20%,癌细胞可能刺激腹膜分泌液体。
结核性腹膜炎导致的腹水多表现为渗出液性。
心力衰竭引起的腹水通常伴有下肢水肿和颈静脉怒张。
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可能会由于低蛋白血症和钠水潴留引发腹水。
2.药物治疗:
利尿剂是控制腹水的主要药物,包括螺内酯和呋塞米。需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和肾功能,避免低钠血症和肾功能恶化。
如果存在感染性腹水,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第三代头孢菌素。
针对特定病因的药物治疗,例如抗结核药用于结核性腹膜炎,抗癌药用于恶性肿瘤相关腹水。
3.饮食和生活管理:
限制每日钠摄入量在2000毫克以下,有助于减少水钠潴留。
控制液体摄入,尤其是在肝硬化伴低钠血症时。
保持足够的营养摄入,特别是补充蛋白质,以改善低白蛋白血症,但严重肝硬化患者需避免高蛋白饮食以防止肝性脑病。
4.介入治疗:
当药物治疗无效且腹水大量影响日常生活时,可考虑行腹腔穿刺放液术,但应注意缓慢放液以避免诱发低血容量性休克。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适用于难治性腹水患者,但需评估是否存在手术禁忌。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及顽固性腹水患者的根治方案。
5.定期随访:
通过超声或CT观察腹水变化情况。
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等指标,动态评估治疗效果和潜在并发症。
需要警惕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或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