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生活方式调整:
控制液体摄入:建议在晚上减少饮水量,特别是在睡前两小时内,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等利尿饮品。
定时排尿:建立规律的排尿时间表,每2-3小时排尿一次,即使没有尿意也要去厕所,以保持膀胱规律排空。
改善环境:保持卧室通道畅通,确保夜间起床方便和安全,可以考虑使用夜灯。
2.行为训练:
膀胱训练:通过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提高膀胱储尿能力。此策略需要医生指导,并根据个人耐受度进行调整。
骨盆底肌肉训练:也被称为凯格尔练习,通过增强骨盆底肌肉力量,帮助控制尿流。每天进行数次,每次持续数秒钟。
3.药物治疗:
抗胆碱能药物:例如奥昔布宁,可以减少膀胱过度活动性。
去氨加压素:可减少夜间尿液生成,对多尿型夜遗尿有效。然而需注意可能引发电解质失衡等副作用。
α-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如坦洛新,适用于因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
4.治疗相关疾病:
针对潜在诱因,如糖尿病管理、治疗泌尿系感染或便秘等。
有效的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个体差异采取综合方案。定期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及调整方案也是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