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药物调整:患者可能因为药物剂量调整、漏服或停用降压药物导致血压波动。建议检查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确保按医嘱正确服用。
2.生活方式改变:体重减轻、饮食习惯改变(如减少钠盐摄入)、增加运动等因素均可能影响血压水平。需要确认是否有近期生活方式的显著变化。
3.脱水或电解质失衡:夏季高温、过度出汗、饮水不足或呕吐腹泻等情况可能导致脱水,使血压降低。补充足够液体和电解质是关键。
4.其他疾病:某些急性或慢性疾病,如心衰、肾功能不全、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也可能导致血压下降。这时需要进行详细的医学检查以排除这些潜在问题。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例如由于糖尿病或帕金森病引起的自主神经病变,可能会导致姿势性低血压。
一旦发现血压异常下降,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的医学评估查明具体原因。如果伴随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症状,应尽快寻求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