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急性期处理:在受伤后的最初48小时内,使用R.I.C.E原则进行处理,即:
Rest(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以免加重损伤。
Ice(冰敷):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3-4次,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Compression(加压):用弹性绷带包扎受伤部位,帮助减轻肿胀。
Elevation(抬高):将患肢抬高至高于心脏的位置,减少血液流动,缓解肿胀。
2.恢复期锻炼:急性期结束后,可以开始温和的拉伸和强化训练。
拉伸运动:在无痛范围内进行轻柔的拉伸,有助于恢复肌肉的柔韧性。
肌力训练:逐步增加强度,通过低负荷、高次数的练习增强肌肉力量。
3.药物及其他治疗:如有需要,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处方止痛药或接受理疗等专业康复治疗,以辅助恢复过程。
注意,在恢复过程中,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锻炼强度和治疗方案,切勿过早恢复剧烈运动,以免再度受伤。在全面康复前确保任何不适已完全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