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胃萎缩C3阶段(重度萎缩)通常指胃黏膜的大面积萎缩,伴腺体数量明显减少。这种情况下,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下降,胃部更易受到外界致癌因素的影响,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胃酸反流等。
2.根据胃癌发生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癌变”分级理论,胃萎缩与肠上皮化生之间关系密切,而肠上皮化生是胃癌的重要前驱病变之一。在C3阶段,假如已经出现了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其癌变风险会显著增加。
3.数据显示,胃癌的发生率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比未感染者高2至6倍,而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胃萎缩的主要诱因之一。若发现胃萎缩并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及时根除该细菌,这可以降低50%以上的胃癌风险。
4.内镜检查和活检是评估胃萎缩严重程度及排查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胃萎缩的患者建议每年或半年进行一次内镜随访,根据具体病情决定进一步治疗策略。
5.日常生活中,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加重胃萎缩发展,如长期摄入腌制、烟熏、高盐食物,以及吸烟和饮酒等。这些行为应当尽量避免,以降低胃癌的潜在风险。
重度胃萎缩虽不能直接等同于胃癌早期,但却是胃癌的危险信号,应及早筛查、规范管理和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