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化疗
化疗是针对肿瘤细胞增殖特性的全身性治疗方法,可用于控制肿瘤生长、延缓疾病进展。对于晚期或转移性肠道癌,常用含有氟尿嘧啶类药物(如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的化疗方案。研究显示,这种治疗方法能够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存时间。
2.放疗
放疗主要适用于直肠癌,特别是术前难以切除或者局部复发的情况。放射治疗通过高能射线杀死局部肿瘤细胞,通常结合化疗使用。据统计,术前联合放化疗可以使约20%-30%的患者实现肿瘤缩小或完全消退,从而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3.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通过阻断与肿瘤生长密切相关的分子信号通路,如血管生成抑制剂贝伐单抗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西妥昔单抗。基因检测是决定使用哪种靶向药物的重要依据,例如RAS基因突变状态会直接影响靶向治疗效果。研究表明,靶向治疗结合化疗可将中位总生存期延长至20-30个月。
4.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激活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对抗肿瘤,主要适用于具有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或DNA错配修复缺陷的肠道癌患者。此类治疗药物,如PD-1抑制剂,在某些亚群患者中表现出长期应答和显著疗效,但总体有效率较低。
5.姑息治疗
对于已无法控制病情的晚期患者,姑息治疗旨在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症状如疼痛、便秘及营养障碍,同时提供心理及社会支持。包括营养干预、止痛药物应用,以及外科、内镜干预以缓解肠梗阻等合并症。
未能成功手术的肠道癌需要结合上述方式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通过科学评估病情和合理选择治疗手段尽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