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痔疮:痔疮是肛门周围静脉的扩张,可能导致排便时出血。内痔和外痔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出血。
2.肛裂:这是指肛门皮肤的小裂口,通常是由于排便时用力过大或便秘造成。肛裂会导致疼痛和便后少量出血。
3.肠炎或感染:某些类型的肠炎或肠道感染可能引起小的出血。这通常伴有其他症状,如腹痛、腹泻或发热。
4.息肉或肿瘤:虽然较为少见,但肠道内的息肉或肿瘤也可能导致便后出血。这样的出血通常需要医务人员进一步检查。
5.饮食或药物影响:饮食中的某些成分或某些药物(如抗凝血药物)可能增加便后出血的风险。
这种现象一般不是立即危及生命,但如果出现反复或大量出血,建议及时咨询医务人员以确定具体原因。定期体检和关注身体变化可以帮助早期识别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