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清洁伤口:使用温水和肥皂轻柔地清洗伤口周围的皮肤。避免直接用手触摸伤口,以免细菌感染。清洗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拍干伤口。
2.消毒处理:可以使用碘伏或双氧水等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将消毒液倒在棉签上,轻轻擦拭伤口及其周围区域。
3.止血和包扎:如果有出血现象,可先按压伤口止血。止血后,可以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并用绷带固定,保持伤口清洁。
4.缓解疼痛和肿胀:可以采用冰敷的方法,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冰敷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注意不要直接将冰袋接触皮肤,以免冻伤。
5.观察伤口变化:定期检查伤口,看是否有红肿、流脓或异常疼痛等感染症状。如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就医。
6.避免剧烈活动:防止伤处受到进一步的摩擦或撞击,以免加重损伤。
保持伤口的清洁与干燥,注意饮食营养以促进愈合。在处理过程中,如发现伤口感染迹象,应尽快寻求医生的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