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休息:尽量减少站立和行走,以避免对受伤部位施加过多压力。这有助于避免二次损伤,并为组织修复提供时间。
2.冰敷:每日可以进行几次冰敷,每次15-20分钟,以减少肿胀和潜在的炎症反应。
3.压力治疗:可以使用弹性绷带或护踝进行包扎,提供适度的压迫支持,这有助于减轻肿胀。
4.抬高:休息时,将脚抬高至心脏以上的位置,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肿胀。
5.温和活动:逐步增加脚踝的活动范围,如轻微的拉伸和弯曲动作,可以帮助保持关节的灵活性。
6.物理治疗:若条件允许,咨询专业的物理治疗师,他们可以提供个性化的锻炼方案,帮助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关节活动。
即便症状有所缓解,但仍需注意不要过早恢复高强度活动,以免引发进一步损伤。脚踝受伤的具体恢复速度因人而异,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