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息肉的基本分类与判断:
最大型直肠息肉通常指直径超过2厘米的息肉,这类息肉多数为腺瘤性息肉,存在较高的恶变风险。息肉性质可以通过组织学检查明确,分为良性(如单纯炎性息肉)或恶性(如癌前病变或已发生癌变)。
2.内镜下切除:
对于大多数息肉,内镜下治疗是常用的方法: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用于直径较大的扁平型息肉,通过注射液抬举病变组织后切除。
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适用于更大型或复杂形态的息肉,可一次性完整切除息肉并降低复发率。
这些技术对操作经验要求较高,但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
3.外科手术:
若息肉体积过大且无法通过内镜安全切除,或者存在明显恶性病变,则可能需要外科手术。
局部切除术:仅切除病变区域,适用于未侵入深层组织的大型息肉。
部分结肠或直肠切除术:在息肉伴随癌变或广泛病变时,可能需要更大范围的切除,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或开放手术。
4.术后管理与监测:
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式,术后都需定期进行内镜随访:
每年检查一次,一般持续3-5年,确保无新生息肉出现。
如果息肉具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应增加检查频率以早期发现复发。
5.生活方式与疾病预防:
息肉的形成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高纤维饮食、减少红肉摄入、戒烟限酒,以及保持健康体重均有助于降低息肉发生率。
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制定。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术后恢复及长期健康监测,以避免息肉再次发生或演变为恶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