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观察:对于无症状且缺损较小的患者,可能建议定期随访,以监测病情进展。此类患者通常通过超声心动图每6到12个月进行评估。
2.药物治疗:如有合并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等症状,可能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心力衰竭药物。抗凝药物可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尤其是有房颤病史的患者。
3.手术介入:当房间隔缺损较大或导致明显hemodynamic负担时,则考虑通过心导管介入封堵术或外科手术修补。心导管介入封堵术是微创的,可以避免开胸手术,但需在适合的解剖条件下进行。对于复杂病例或心导管介入不适用者,采用外科手术修补则可能更为合适。
选择何种治疗方式,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症状、缺损大小及其他相关心脏结构异常的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全面评估和决策。早期诊断与适当的干预措施对预后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