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重新验光检查
每次更换眼镜之前应进行准确的验光检查,通过专业设备评估当前的屈光状态,包括近视、远视、散光以及瞳距的数据。如果日常出现视物模糊或头晕症状,应尽早重新验光。
2.区分裸眼视力与矫正视力的需求
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矫正目标,例如是否需要长期佩戴,还是仅在阅读、驾驶时使用。对于青少年和老年人,应根据不同阶段的视力特点动态调整度数。
3.注意双眼平衡
矫正时需考虑双眼屈光度是否协调。如果两眼度数差异过大(称为屈光参差),可能会引发视觉疲劳和立体视觉障碍。必要时可通过配镜技术调整,将差异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重视瞳距测量
配镜过程中瞳距数据的准确性尤为重要。瞳距偏差较大会导致光学中心位置不对,进而影响视物清晰度。定制眼镜或重新调整时需确保瞳距测量精确。
5.选择合适镜片类型
对于有散光的人群,应选择含有散光矫正功能的柱面镜片;对于老花眼患者,可选用渐进多焦点镜片,以满足近、中、远距离的不同视觉需求。
6.遵循适应期建议
新配眼镜通常需要1-2周的适应期。如果超过这一时间依然感到不适,需复查眼镜度数以及佩戴情况。另外,对于渐进式镜片,初次使用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适应。
7.避免过度矫正或不足矫正
过度矫正会加速视疲劳,而不足矫正则可能导致视物模糊。应由专业人员依据验光数据进行科学的度数设置,并定期复查调整。
佩戴度数正确的眼镜不仅可以提高视觉质量,还能有效缓解视疲劳,并延缓视力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