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病理分期决定后续治疗方式
早期胃癌多指局限于胃黏膜层或浅表肌层的癌症(T1期)。如果病变局限、淋巴结无转移(N0),且手术切缘完全清除癌组织,通常并不需要辅助药物治疗。但若发现微小淋巴结转移(N1以上)或其他高危病理特征,如分化差、血管侵犯等,可能需考虑化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2.是否存在残余病灶
胃癌手术一般包括胃部分或全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分析确认是否存在癌细胞残留或手术切缘阳性。若病灶完全清除且无扩散,后续药物治疗意义不大。否则,则需考虑辅助治疗方案,包括口服化疗药物或静脉化疗,以减少复发概率。
3.消化道功能恢复与保护措施
胃减容后可能出现营养吸收障碍或胃肠动力问题。此时可针对症状性用药,例如促进胃动力药物、抗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及维生素补充剂,但这类药物更多是为了改善生活质量,而非治疗癌症本身。
4.个体化风险评估
高龄患者、伴随严重基础疾病者,其对药物的耐受力较差,可能更倾向于观察随访而不进行辅助治疗。某些特殊类型胃癌(如印戒细胞癌)即使在早期也具有较高侵袭性,应根据具体情况作调整。
手术后药物使用与否需听从医生建议,遵循规范化方案,同时保持规律随访,监测健康状态与是否存在复发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