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流液的性质
透明或淡黄色浆液性渗出通常是正常的组织液排出。
血性液体可能提示手术创面仍有少量出血,但过多或持续性鲜血应警惕活动性出血。
浑浊、脓性分泌物可能表明局部感染。
绿色或深褐色液体可能提示胆汁瘘或肠内容物流出,应视为危急情况。
2.流液的量
引流量逐渐减少且颜色变浅是恢复良好的标志。
如果引流量骤增或保持高水平,应考虑是否存在术后并发症,如吻合口瘘或其他病理性渗漏。
3.局部处理
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可以每日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碘伏消毒。
根据渗液量选择适当敷料,必要时使用具有吸附功能的敷料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若皮肤出现红肿或糜烂,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护性屏障霜或乳剂。
4.监测与更换引流管
引流管通常在引流量减少到一定标准(如每天少于10-20毫升)后由医生决定拔除。
如果引流管堵塞或功能不佳,需要及时更换或调整位置。
5.观察全身状态
出现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要考虑感染或其他术后并发症的可能。
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计数、炎症指标升高,可能提示感染。
6.及时就医
渗液变化异常、皮肤严重损伤或伴随全身不适时,需要尽快联系主治医生。
术后引流管口流液的管理不仅关系到局部恢复,还直接影响整体术后康复过程,需给予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