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体能消耗
在运动或其他体力活动过程中,肌肉需要大量能量,身体会加速燃烧储存的糖原和脂肪。这种能量消耗可能导致轻微的低血糖状态,从而引发空虚感。
2.血液重新分配
活动时,血液更多地流向工作中的肌肉组织,胃肠道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胃部暂时性的不适感或空虚感。
3.胃肠道蠕动增加
体力活动可能刺激胃肠道蠕动,特别是在剧烈运动后,会导致胃内容物排空速度加快,从而产生腹部空虚的感觉。
4.饮食不足
长时间没有进食或活动前饮食摄入不足,也可能使人在活动后出现腹部空虚的感受,尤其是当身体已处于能量缺乏状态时。
5.脱水
活动中由于出汗导致的轻度脱水,也可能促使人误将口渴或缺乏电解质的状态与饥饿或腹部空虚混淆。
6.心理因素
在某些情况下,情绪紧张、焦虑或过度疲劳也可能放大身体内部感受,使人更加敏感地注意到腹部的轻微不适或空虚感。
若这种感觉短时间内缓解,并伴随食欲恢复,一般无需担忧。建议保持规律饮食、合理补充营养和水分。如果反复出现,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头晕、恶心、明显体重下降等,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如胃炎、糖尿病或甲状腺异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