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病黄疸的穴位有哪些

2025-04-1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肝病引起的黄疸可以通过针灸进行辅助治疗,一些穴位被认为对缓解症状有帮助。以下是常用的穴位及其作用:

1.足三里:位于膝盖下方约三寸处,是一个重要的补气强身穴位,能够增强胃肠功能,有助于改善消化和吸收,进而缓解黄疸症状。

2.太冲:位于足背侧,在第一、二趾骨之间,被称为肝经的原穴。刺激此穴位可疏肝理气,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胆汁正常分泌和排泄。

3.期门:位于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处,为肝经募穴。针灸此穴位有助于调节肝功能,缓解肝郁气滞,也能够改善由于肝功能异常带来的黄疸症状。

4.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是胆经的合穴,能疏通肝胆之气,促进胆汁的排出,对于因胆道不畅导致的黄疸有一定缓解作用。

5.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四寸的位置。此穴位属于任脉,能健脾和胃,调理中焦,帮助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对黄疸的消退具有积极作用。

针灸应由专业人士操作,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并不能替代常规医疗诊治。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应密切配合医生的全面诊疗计划。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