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是治疗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舍曲林)和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以改善情绪低落、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核心症状,一般需要持续服用6个月或更长时间以维持疗效。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在轻中度抑郁症中尤为重要,其中认知行为疗法效果显著。该方法通过调整消极的思维模式,帮助患者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人际关系治疗可以改善社交互动,对中年时期因家庭、工作矛盾引发的抑郁非常适合。每周1次的心理咨询通常推荐持续8到16周。
3.生活方式调整
(1)规律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显著促进体内内啡肽分泌,提高情绪水平。
(2)饮食均衡:摄入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维生素B群以及矿物质镁的食物,例如深海鱼、坚果、绿叶蔬菜,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状。
(3)睡眠管理: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每晚7至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可以减轻大脑疲劳。
(4)社会支持:积极与家人、朋友沟通,通过建立支持网络缓解孤独感和心理压力。
4.减少诱发因素
尽可能避免长期高压环境,学会拒绝过高的外界要求。对于因重大生活事件(如经济危机、亲密关系破裂)触发的抑郁,应结合专业指导逐步解决根本问题。
如果出现严重症状如频繁哭泣、绝望感或自我伤害倾向,应立即就医寻求精神科专科医生的帮助,必要时考虑住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坚持复诊并遵从医嘱,避免擅自停药,以防症状反弹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