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压力和情绪:过度的心理压力或焦虑会导致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使得入睡后无法进入深度睡眠,常在3-4小时后醒来。长期如此可能发展为失眠。
2.睡眠环境:睡眠质量受环境影响较大,例如房间温度过高或过低、噪音干扰、光线过强等,都易导致频繁醒来。不规律的作息也会打乱生物钟,影响深度睡眠的维持。
3.饮食习惯:睡前摄入咖啡因或酒精,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或影响体内激素分泌,从而使睡眠浅表化。过饱或饿着肚子入睡,也可能引发夜间觉醒。
4.健康问题:
呼吸相关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因呼吸停止导致反复醒来。
内分泌异常:一些内分泌紊乱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加速代谢,干扰睡眠。
其他疾病:慢性疼痛、胃食管反流症等身体不适也会打断睡眠。
5.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睡眠结构发生改变,深睡眠比例降低,更容易被外界刺激唤醒。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若影响日常生活仍需关注。
6.精神类疾病: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可能表现为早醒,即睡眠中断后难以再次入睡,同时伴随疲乏、情绪低落等症状。
调整睡眠问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避免长期影响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