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神经系统功能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大脑某些区域(如额叶)的功能可能会有所下降,而这些区域负责调节情绪和控制冲动。这种功能减退可能导致情绪控制能力下降,从而表现为易怒或暴躁。老年人可能出现脑部器质性病变,如阿尔茨海默病或其他形式的痴呆,这些疾病也会直接影响情绪稳定性。
2.荷尔蒙水平变化
老年人的内分泌系统会发生改变,例如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或者男性睾酮水平逐渐下降。这些荷尔蒙的变化可能对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更加敏感或易怒的情绪反应。
3.慢性疾病及药物副作用
常见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以及大脑血管病变,都可能引发情绪波动。另外,某些治疗慢性病的药物(如类固醇、抗抑郁药或镇静剂)可能诱发情绪不稳或增加烦躁感。
4.睡眠质量下降
老年人普遍存在睡眠障碍,比如失眠、早醒或睡眠呼吸暂停等问题。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使情绪调节能力下降,容易感到烦躁或愤怒。
5.心理健康问题
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因素在老年人群体中相对常见。有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中有20%-30%会表现出以易怒为特征的情绪状态。家庭关系紧张或社会支持缺乏,也可能加重情绪问题。
6.疼痛或身体不适
未被充分管理的疼痛(例如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或其他身体不适(如消化道问题、头晕)也可能让老年人耐受力下降,表现出更暴躁的情绪。
7.社会角色与环境变化
退休、丧偶、子女独立生活等事件可能引发角色身份的巨大转变。同时,如果老年人的社交圈缩小,参与社会活动减少,也会使其感到孤立和无助,加剧情绪的不稳定性。
如果长期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评估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状态以及药物使用史,以明确具体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