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在核磁共振上如何体现

2025-04-1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脑卒中在核磁共振成像上通常会表现出特定的影像学特征,这些特征能够帮助医生快速识别和诊断不同类型的脑卒中。MRI因其高分辨率和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是检测脑卒中的重要工具。

1.急性缺血性卒中:在急性期,弥散加权成像是最敏感的序列,可以在卒中发生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显示异常信号。病变区域通常表现为弥散受限,即高信号强度,而在相应的表观弥散系数图上显示低信号。

2.陈旧性缺血性卒中:随着时间推移,T1加权成像上可见低信号,T2加权成像上则可能展示高信号。而且,FLAIR序列也能清楚显示水肿和梗死后的改变。

3.出血性卒中:在T1加权成像上,高信号提示亚急性期出血。在T2加权成像上,急性期出血通常显示为低信号或混合信号。梯度回波序列对微出血更为敏感,能够显示低信号区。

4.脑微出血:一般在T2加权成像和梯度回波序列上表现为小而圆的低信号区域,常伴随高血压、淀粉样血管病等疾病。

通过多种MRI序列的综合分析,可以较准确地评估脑卒中的类型、范围及严重程度,从而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