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早搏的原因及后果

2025-03-1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心脏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通常由心脏电活动的异常引起,可能导致心悸等症状。大多数早搏是良性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预示更严重的心脏问题。

1.原因

心理因素:压力、焦虑和情绪波动会增加神经系统活动,引发心脏早搏。

生理因素:缺乏睡眠、过度疲劳、摄入大量咖啡因或酒精,以及吸烟都是心脏早搏的潜在诱因。

药物影响:使用某些药物,如减肥药、感冒药及一些兴奋剂,可能刺激心脏产生早搏。

心脏病变:一些结构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炎、心瓣膜病或心力衰竭,与心脏早搏相关。

电解质失衡:体内钾、钠、钙或镁离子浓度不平衡可能导致心脏节律问题,包括早搏。

2.后果

短期影响:心脏早搏往往无明显后遗症,但可能引起心悸、胸闷等不适。

长期风险:在有心脏病基础或频繁早搏的情况下,可能增加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等风险。

心理影响:反复发作的早搏可能引发患者的焦虑,加重症状的主观体验。

心脏早搏虽多为良性,但需注意诱因控制,并在出现持续不适或伴随心脏疾病时及时就医,避免发展成更复杂的心律失常。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