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和角化过度,皮肤变得粗糙、厚重,并且颜色逐渐变深,多见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褶皱部位。黑棘皮病的患处皮肤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瘙痒感,但一般不伴有疼痛。
2.诱发因素:
胰岛素抵抗:大多数黑棘皮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
肥胖:体重过重会增加罹患该病的风险,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
内分泌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常常伴随黑棘皮病。
药物作用:一些药物,如口服避孕药和激素类药物,也可能引发此病。
恶性肿瘤:虽然较为罕见,但黑棘皮病也可能是某些恶性肿瘤的一个外在标志。
3.诊断方法:
临床检查:医生通过视诊、触诊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黑棘皮病。
血液检查:检测胰岛素水平、血糖等,以评估胰岛素抵抗或糖尿病情况。
皮肤活检:在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皮肤活检以排除其他疾病。
4.治疗与管理:
控制基础病:针对胰岛素抵抗或糖尿病的治疗是控制黑棘皮病的重要手段。
减重: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来减轻体重,有助于改善病情。
局部治疗:可以使用角质软化剂、维A酸类药物来减轻皮肤症状。
黑棘皮病不仅仅是皮肤问题,还可能是系统性疾病的外在表现。发现皮肤异常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相应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