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性晕厥是怎么引起的

2024-10-1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排尿性晕厥是一种由于排尿过程中发生的血压骤降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

1.迷走神经反射:在排尿时,迷走神经的过度刺激会导致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这种反应可能进一步引发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导致晕厥。迷走神经是负责调节内脏功能的一部分自主神经系统。

2.血管扩张:排尿过程中,特别是在夜间,卧床后站立或坐下时,血管会突然扩张。这种扩张会导致血液重新分布,使得本应输送到大脑的血液量减少,引起短暂的脑部缺血和晕厥。

3.排尿姿势:排尿时的姿势也可能产生影响,尤其是在男性站立排尿的情况下。站立位排尿时,更容易出现血液回流不畅,从而引发一过性的低血压和晕厥。

4.膀胱压力变化:当膀胱充满尿液并受到压迫时,排尿后的突然释放可能导致血液从下半身回流至上半身,造成血压的快速波动。这种波动性变化也能触发晕厥。

5.其他因素:年龄、药物使用、脱水以及某些神经系统疾病也会增加排尿性晕厥的风险。老年人更易受这种情况影响,原因是他们的血压调节机制较为脆弱。一些抗高血压药物可能放大这种效应。

排尿性晕厥通常是一种良性现象,但多次发生或伴有其他症状时需就医检查。注意避免因晕厥导致的跌倒和损伤很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