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生石膏:
性味:甘、辛,寒。
功效:生石膏具有显著的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高热不退、口渴烦躁等症状。
用法:一般建议煎汤内服,每次用量约为15-60克。
2.柴胡:
性味:苦、辛,微寒。
功效:柴胡具有疏散风热、解表退热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或肝郁化火引起的发热。
用法:通常煎汤服用,每次用量为3-10克。
3.黄连:
性味:苦,寒。
功效: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能,适用于发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热性病症。
用法:多为煎汤使用,每次用量为1.5-9克。
4.青蒿:
性味:苦,寒。
功效:青蒿有清热解暑、退虚热的作用,特别适用于治疗温热病后期的低热不退或夜间潮热。
用法:煎汤服用,每次用量3-12克。
5.银翘散:
组成: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淡豆豉、竹叶、荆芥穗、桔梗、甘草、芦根。
功效:银翘散是一种复方中药,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能,适用于风热感冒初期的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用法:通常是按比例配制成方剂煎汤内服。
对于使用中药退热,需注意遵循医师或专业中药师的指导,避免过度依赖自我诊断和自行用药。合理选择适合的中药可以有效退热,同时应关注个人体质和病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