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早期卧床训练:
被动活动:由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关节被动活动,以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每天2-3次。
体位变换:每2小时变换一次体位,防止褥疮形成。
2.床上主动训练:
肢体抬举:患者尝试自己抬起患肢,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
翻身训练:患者在床上进行翻身练习,有助于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力量。
3.坐起训练:
床边坐起:患者练习从卧位到坐位的转换,每次训练持续5-10分钟,每天2-3次。
坐稳练习:在床边或椅子上练习保持平衡,每次10-20分钟,每天2-3次。
4.站立训练:
扶物站立:利用辅助器具如扶手或行走器,帮助患者逐步恢复站立能力,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
静态站立: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独自站立,每次5-10分钟,每天2次。
5.步行训练:
辅助步行:利用行走器或拐杖等辅助工具进行步行,每次10-20分钟,每天2次。
自主步行:在安全环境中进行短时间自主步行,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
6.功能训练:
日常活动训练:如穿衣、吃饭等基本生活技能训练,提高日常自理能力。
专项技能训练:如手的精细动作训练,通过抓握、捏取小物品等提高手部灵活性。
7.心理支持与社会参与:
心理辅导: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和辅导,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社会活动:鼓励参与社交活动,加强社会支持,提升信心和生活满意度。
康复训练需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同时应在专业医生或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频次,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