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病因:
1.1长期便秘导致过度用力排便。
1.2慢性腹泻引起反复刺激。
1.3高龄、慢性疾病导致盆底肌肉松弛。
1.4妊娠及分娩过程中增加腹压。
2.症状:
2.1排便时有肿物脱出,可自行还纳或需用手帮助还纳。
2.2肛周不适、湿疹或溃疡。
2.3排便困难或失禁。
2.4脱出的黏膜可能出现出血或溃破。
3.诊断:
3.1病史询问:了解排便习惯及症状。
3.2体格检查:观察脱出情况、评估肛门括约肌张力。
3.3影像学检查:如排粪造影以明确脱垂程度。
4.治疗:
4.1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病例,包括调整饮食、改善排便习惯、盆底功能训练等。
4.2手术治疗:适用于重度病例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常见手术方式包括经肛直肠悬吊术、直肠悬吊术等。
早期干预和合理治疗可有效缓解脱肛症状并预防进一步恶化。定期随访及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