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临床评估:
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是诊断的重要基础。包括但不限于头痛、呕吐、视力模糊、面部麻木、吞咽困难、肢体无力等症状的评估。
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反射及颅神经功能,以确定是否存在神经损害。
2.影像学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脑干肿瘤的首选方法。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脑结构图像,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和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常用序列包括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和增强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某些情况下也会使用,特别是在急性情况下,用于快速筛查有无出血或钙化。但CT相比MRI在脑干肿瘤的细节显示上较为局限。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用于评估肿瘤的代谢活性以及判断其良恶性,这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一定参考价值。
3.组织病理学检查:
活检:通过手术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验,可以确诊肿瘤的性质。这种方法通常在影像学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使用,但由于脑干位置深且重要,活检风险较高,需要谨慎选择。
脑干肿瘤的检查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及必要的组织病理学证据,以便准确诊断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