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患者评估:
详细病史:包括过敏史、既往手术史、药物使用情况以及精神心理状态。
临床检查:确定疼痛的确切位置和性质,评估相应的神经功能。
2.术前准备:
确保无感染:注射部位须无炎症或感染迹象,否则需推迟治疗。
实验室检查:如有必要,可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确保安全。
3.操作技术:
无菌操作:严格遵循无菌技术,防止感染。
精准定位:利用影像学设备(如超声、CT)精确定位注射部位,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4.监测及管理:
即时监测:注射过程中需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早期反应: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如有异常,应立即处理。
5.术后护理:
局部护理:保持注射部位清洁,防止感染。
疼痛监控:记录疼痛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潜在并发症:
局部反应:如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
全身反应:如过敏反应、药物中毒等。
7.患者教育:
治疗效果:告知患者可能的疗效及其持续时间。
注意事项:指导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如避免剧烈运动等。
神经阻滞疗法虽有助于缓解疼痛,但需综合评估患者情况,严格操作,密切监测,才能获得最佳疗效并减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