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术前准备:
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液、心电图、胸片等。
确定脑出血的部位和程度,通过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准确定位。
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并告知家属可能的风险和预期效果。
2.麻醉:
通常采用全身麻醉,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且完全静止。
麻醉医生会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和氧饱和度。
3.手术切口:
根据影像学定位结果,在头皮上选择合适的位置做切口。
切开头皮后,使用特殊器械钻孔并锯开部分颅骨,以暴露脑组织。
4.清除积血:
小心地打开硬脑膜(覆盖大脑的保护层),暴露出脑组织和出血区域。
使用吸引器和其他微创工具清除积血,避免对周围健康脑组织造成损伤。
5.止血:
清除积血后,必须仔细寻找出血点并进行止血处理,这通常包括电凝或缝合血管。
6.复原和缝合:
止血完成后,将硬脑膜缝合回原位,恢复其保护作用。
用金属板或专用材料固定切下的颅骨,然后缝合头皮切口。
7.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患者需送往重症监护室(ICU)密切观察,监测颅内压力、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术后可能需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以及控制血压和颅内压力的药物。
脑出血开颅手术是非常复杂且具有风险的。术后的康复过程也是漫长的,需要持续医学监护和康复治疗。患者及家属应与医护团队密切配合,遵循医嘱,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