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影像学检查:需要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如胸部CT扫描或PET-CT,以准确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有转移。
2.肺功能评估:必要时进行肺功能测试,以评估患者的肺功能储备。这对于确定手术的可行性十分重要。
3.手术治疗:
若患者身体状况良好且肺功能允许,可考虑进行手术切除。通常包括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
手术范围可能需要较大,因为肿瘤已侵及上叶,可能影响到多个肺段。
4.放射治疗:如果肿瘤位置较深、不宜手术或手术后仍有残留病灶,放射治疗是有效的辅助方法。现代放疗技术如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可提高治疗精度和减少副作用。
5.化学治疗:化疗常用于术前缩小肿瘤(新辅助化疗)或术后清除微小病灶(辅助化疗)。具体药物及方案需根据肿瘤的分期和个体差异制定。
6.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若肿瘤存在特定基因突变或表达异常,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能有效。这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适用的治疗方案。
7.多学科会诊:由于病情复杂,应组织呼吸病学、胸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制定最优治疗方案。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治疗反应和副作用,并进行相应的支持治疗。保持规律随访和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复发或转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