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情感性障碍:包括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抑郁症患者可能会感到持续的悲伤、兴趣丧失和绝望,而双相情感障碍表现为情绪的极度波动,从极度亢奋(躁狂)到极度低落(抑郁)。
2.焦虑症:包括广泛性焦虑症、恐慌症、社交焦虑症、特定恐惧症等。这些疾病主要表现为过度的担忧或恐惧,影响日常生活。
3.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这类疾病以幻觉、妄想和思维混乱为特点,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现实感知和社会功能。
4.强迫症及相关障碍:如强迫症,其特征是重复的强迫性思维和行为,患者难以控制这些行为,即使意识到它们是无意义的。
5.创伤和应激相关障碍: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反应等。通常由经历过创伤事件引发,表现为持久的压力和焦虑症状。
6.进食障碍:如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这些障碍涉及极端的饮食行为和对体重、体型的扭曲认知。
7.人格障碍:包括反社会型、边缘型、自恋型等人格障碍,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开始并持续到成年,影响个体的思维、情感和人际关系。
8.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主要在儿童中诊断,但也可持续到成年。
9.神经发育障碍:包括孤独症谱系障碍、自闭症等,通常在儿童早期发现,影响语言、社交和行为能力的发展。
识别和治疗精神疾病需要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系统评估和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尽早获得专业帮助对于有效管理和改善这些疾病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