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持续的健康忧虑:个体通常会在长时间内不断担心自己可能患有严重疾病,即使没有医学证据支持。这种忧虑通常无法通过医学检查或医生的保证而消除。
2.过度关注身体感觉:当事人往往会过分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或正常的生理现象,例如心跳、呼吸、轻微头痛等,并把这些正常变化误解为疾病的迹象。
3.频繁就医或避免就医:一些患者会反复求医,希望得到确诊,而另一些人则可能由于害怕被确认患有疾病而避免就医。
4.检查结果不信任:即便经过多次医学检查并得到健康保证,患者仍然感到不安和不相信检查结果,认为自己可能患有未被发现的疾病。
5.影响日常生活:这种过度的健康焦虑可能导致严重的情绪困扰,影响工作、社交和个人生活,甚至可能引发抑郁或焦虑症状。
6.信息过载:个体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搜索疾病症状及相关信息,并将自己与严重疾病联系起来。
应对疑病症需要综合的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等,以帮助个体调整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同时,也建议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适当的运动和放松技巧来减轻焦虑。在处理疑病症时,充分的社会支持和专业指导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