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因素:长期的压力、焦虑或抑郁等心理问题容易导致情绪不稳定。研究表明,超过70%的人在经历持续的压力时会表现出易怒和暴躁的情绪。
2.环境因素:生活中的重大变化,如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压力增大或经济困难,都可能引发情绪波动。据统计,约60%的成年人在面临生活重大变故时会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
3.生理因素:荷尔蒙水平的变化也会影响情绪。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女性月经周期及更年期等都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大脑中神经递质的不平衡,例如血清素或多巴胺水平异常,也与易怒情绪有关。
4.睡眠不足:不足够的休息会显著影响情绪的稳定性。研究显示,缺乏睡眠会使得个体对外界刺激的耐受力下降,导致更容易感到愤怒和激动。
5.饮食和生活方式:营养不均衡,过量摄入咖啡因或酒精可能加重情绪不安。健康的饮食和规律的运动有助于维持情绪的平稳状态。
6.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以及慢性疼痛都可能对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的气急暴躁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损害人际关系和身体健康。识别并处理潜在的心理、环境或生理因素,寻求专业帮助和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都是改善情绪稳定性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