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结节的性质:根据影像学表现,肺结节可以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不同类型的结节恶性概率有所区别。例如,实性结节多为良性,但如果伴有毛刺、分叶或血管集束等特征,则可能提示恶性;磨玻璃结节的恶性概率相对更高,尤其是长时间存在且逐渐增大者。
2.年龄与吸烟史:年龄大于40岁或有长期吸烟史的人群,肺结节发展为恶性肿瘤的风险会显著增加。研究显示,吸烟者肺癌发生率是非吸烟者的10-20倍。这些高危人群应更加重视肺结节的筛查和随访。
3.结节大小与变化:1厘米大小的肺结节处于临界范围,需要特别关注。如果结节短期内增大(例如在3-6个月内增长超过2毫米),则可能提示肿瘤活跃,应立即寻求进一步检查。
4.影像学检查:首先通过胸部高分辨率CT评估结节的形态、密度和边缘特征。如果影像表现可疑,可进一步选择PET-CT评估代谢情况,以帮助鉴别良恶性。
5.病理诊断:对于恶性可能性较大的结节,可考虑进行经皮穿刺活检或支气管镜检查。若穿刺活检证实良性但仍具潜在风险,可进行随访观察。若确诊为恶性,应尽早制定治疗方案。
6.定期随访:对于初步判断为良性但具有不确定性的肺结节,可根据直径和性质,每3-12个月进行一次复查,观察其变化趋势。部分稳定存在数年的良性结节可逐渐延长随访间隔或停止监测。
过度焦虑不可取,同时忽视也可能延误病情。对于肺结节的管理应遵从专业医生建议,根据个体化情况决定随访频率或是否采取积极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