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解剖学特点:输尿管第三狭窄部是正常生理性狭窄区域,位于输尿管穿入膀胱壁处。这一部位本身较为狭窄,容易成为尿液中结石沉积和卡滞的部位。
2.机械性梗阻:当结石嵌顿于第三狭窄部时,尿液无法顺利通过狭窄部位,造成尿路梗阻。持续的梗阻会使输尿管内压力升高,上段输尿管被迫扩张以适应压力变化。
3.尿液反流和停滞:梗阻位置会导致尿液不能正常排出,从而在输尿管中产生尿液反流或局部停滞。这种状态进一步增加输尿管壁的张力,引发下段输尿管扩张。
4.炎症反应与纤维化:长时间的输尿管结石刺激可能诱发局部粘膜炎症及水肿,甚至形成纤维化,加重梗阻程度。炎症也可能导致输尿管肌层功能紊乱,影响正常蠕动功能。
5.高压对输尿管结构的改变:长期的高压环境会改变输尿管的形态,如导致管腔扩张、管壁变薄或失去弹性。这种扩张通常表现为梗阻以上部位明显扩大,而梗阻近端保持相对狭窄状态。
上述病理生理变化的共同作用导致左输尿管第三狭窄部结石伴随下段输尿管扩张。
左输尿管结石可引起腰腹部疼痛、血尿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诊,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结石大小、位置以及输尿管扩张程度,必要时采取手术或者微创处理措施以缓解梗阻并恢复尿路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