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视力表检查:
使用标准视力表让患者识别不同距离处的标记。如果远处的视力低于正常范围(通常为5.0或1.0),可能提示存在近视。这是初步筛查最常用的方法,简单快捷。
2.验光检查:
主观验光:在试镜框中逐渐调整镜片度数,询问患者是否能看清。
客观验光:使用全自动电脑验光仪测定眼睛的屈光状态,这是快速评估是否近视的重要手段。
3.散瞳验光:
对青少年及儿童,可能会进行散瞳验光。使用药物使睫状肌麻痹,减轻调节作用后再进行验光,这样能够更准确判定真实的屈光状态,避免调节性假性近视的干扰。
4.裂隙灯检查:
检查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等部位是否存在异常,排除其他眼病对视力的影响,如白内障、角膜病变等。
5.眼轴长度测量:
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眼轴长度。眼轴变长是导致单纯近视的重要原因,因此该指标直接反映了近视的程度。
6.眼底检查:
通过检影镜观察视网膜和视神经乳头的状态。一些高度近视者可能伴随视网膜变性、裂孔或其他并发症,此检查有助于进一步诊断和管理。
定期接受眼科检查是预防近视进展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同时,保持科学的用眼习惯,如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注意光线充足,也是保护视力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