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饮食控制:
减少产气食物的摄入,包括豆类、洋葱、西兰花、卷心菜以及高糖水果如苹果和梨等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
避免碳酸饮料及含气饮品,以减少胃肠道内气体来源。
控制乳制品的摄入,特别是对于乳糖不耐受者,可能需要改用乳糖酶补充剂或选择无乳糖牛奶。
2.促进气体排出:
注意饮食时细嚼慢咽,避免吞咽过多空气,这可以减少肠气的形成。
多进行轻度运动,如饭后散步,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气体排出。
可以采用腹部按摩,顺时针方向轻揉腹部,有助于缓解胀气和疼痛感。
3.改善肠道环境: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但需注意逐步增加,避免突然大量摄入导致不适。
适量补充益生菌,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肠道产气量。
4.药物辅助:
常用药物包括消泡剂(如西甲硅油)可帮助分解气泡,减轻胀气症状。
如果伴随便秘,可使用轻泻剂缓解肠道压力,但应避免长期依赖药物。
胃肠道解痉药物可以缓解因肠道痉挛引起的疼痛,但需遵医嘱使用。
5.警惕病理性原因:
如果小腹痛伴有长期腹胀、便血、频繁吐气等症状,或者疼痛剧烈且持续,应尽快就医,排查是否存在肠梗阻、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或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女性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是否与妇科疾病相关,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卵巢囊肿引发的类似症状。
肠气引发的小腹痛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良性问题,但如果症状反复出现或逐渐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完成必要检查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