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主要病因
肛裂通常发生在肛管的后正中线位置,其产生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
长期便秘:约70%的肛裂患者有长期便秘病史,硬便通过肛管时容易造成机械性撕裂。
腹泻:反复腹泻会导致肛管周围皮肤和黏膜变得脆弱,从而增加裂伤风险。
分娩:产妇因分娩过程中压力增大,可能导致肛门周围组织损伤而出现裂口。
2.急性与慢性之分
急性肛裂通常表现为短期内的局部疼痛、少量出血和裂口,若能及时治疗,症状多在几周内消失。
慢性肛裂则由于反复撕裂和感染可伴随瘢痕形成、外痔或哨兵痔,裂口难以愈合且疼痛加剧。
3.临床表现
疼痛:多为排便时明显的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便后可能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出血:便后看到粪便附着少量鲜红色血迹,出血量通常较少。
触诊:局部可能有条状或梭形破口,并伴随轻度肿胀或炎症。
4.需警惕的并发症
若不及时处理,肛裂可进展为肛窦炎、肛周脓肿甚至瘘道。特别是在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中更易继发感染。
合理调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是预防及缓解肛裂的重要措施。如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应尽早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