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肠镜在结肠炎诊断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直视观察:肠镜能够直接观察结肠黏膜是否存在充血、水肿、溃疡、糜烂或出血等炎症表现。
病变分布:根据肠镜能判断病变范围,比如局限于直肠和乙状结肠还是累及整个结肠,帮助鉴别不同类型的结肠炎,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活检病理:肠镜同时允许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从而进一步明确疾病性质,如感染性、药物性、缺血性或免疫性原因导致的结肠炎。
2.在具体操作中,不同类型结肠炎的肠镜表现有所不同:
溃疡性结肠炎:通常显示连续性黏膜炎症,伴有脆弱易出血的肠壁及弥漫性糜烂。
克罗恩病:常表现为跳跃性的非连续病灶,伴有肠壁增厚、裂隙型溃疡或鹅卵石样外观。
感染性结肠炎:可见局部红肿、化脓性分泌物,可能与大便培养和菌群检测结果结合使用。
放射性或缺血性结肠炎:呈现特定区域炎症改变,与放射治疗史或血管供应异常密切相关。
3.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在急性期,严重炎症患者可能不适宜立即进行肠镜检查,以免加重病情或引发并发症。
在检查前,需配合医生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确保影像清晰。
非典型结肠炎病例可能需要结合其他辅助检查手段完善诊断。
肠镜检查对于发现和评估结肠炎有极高价值,但应根据临床症状、检查指征及个体耐受能力合理选择是否进行该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