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检验是否感染狂犬病

2024-11-2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狂犬病感染的检验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测。虽然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但确诊需要综合多种方法。

1.临床症状观察:狂犬病潜伏期通常为1至3个月,但可短至1周或长达1年。初期症状类似流感,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无力。随后可能出现焦虑、混乱、麻木及瘙痒感,特别是在被咬伤部位。疾病晚期会出现恐水、吞咽困难、癫痫和瘫痪等症状。这些表现可以提供初步诊断依据。

2.实验室检测:

皮肤活检:在颈部头发区的皮肤样本中寻找病毒抗原。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可确诊为狂犬病。

唾液检测:通过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唾液中的病毒RNA。这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但灵敏度相对较低。

血清和脊髓液检测:检测抗狂犬病毒抗体。IgM抗体在感染初期出现,而IgG抗体在晚期出现。抗体检测有助于间接确认感染。

脑组织活检:这是一种高度侵入性的检测方法,通常在疑似病例死亡后进行,通过荧光抗体检测病理切片。

3.动物检测:如果存在明确的动物咬伤史,可以对涉事动物进行观察或检测。一些国家要求对咬人动物进行10天隔离观察,以确定是否表现出狂犬病症状。或者可以直接对动物脑组织进行荧光抗体检测。

4.公共卫生措施:一旦怀疑有人感染狂犬病,应立即向公共卫生部门报告,以便采取必要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及时识别和处理狂犬病暴露事件极其关键。出现狂犬病症状后,几乎无法治愈,故而预防尤为重要。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最佳措施,尤其是对于高风险人群和宠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