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电图特征:在心电图上表现为PR间期固定,突然出现一次或多次P波不被QRS波群跟随,导致间歇性心搏丢失。这意味着部分心房冲动未能传导至心室,从而产生丢搏现象。
2.病理机制:这种传导阻滞通常发生在希氏束或其两侧分支处。由于阻滞部位较低,可能引起更严重的传导障碍和心脏功能异常。
3.症状与体征:可导致心悸、头晕、晕厥或心力衰竭等临床症状,特别是在心搏丢失频繁时更为明显。
4.风险评估:II度2型房室传导阻滞有进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因此需要密切监测和管理。
5.治疗策略:对于症状显著或心搏显著丢失的患者,通常考虑安装心脏起搏器以维持正常心律。
这种类型的传导阻滞对临床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因为它可能预示更严重的传导系统疾病。及时识别和适当治疗可以改善预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