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是什么

2024-11-3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脑缺血是一种由于大脑部分区域供血不足导致的疾病,会引发脑组织功能障碍甚至永久性损伤。其主要原因是大脑动脉发生狭窄或阻塞,进而减少了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

1.脑缺血根据持续时间和症状严重程度,可以划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通常会在24小时内缓解,常被视为中风的预警信号。而脑梗死则可能造成长期或永久性脑损伤。

2.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以及吸烟都是增加脑缺血风险的常见因素。高血压会损害动脉壁,增加脑动脉硬化的风险;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异常,易导致血管病变;高胆固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变窄。

3.临床表现包括突发性的肢体无力、面部麻木、说话困难、失去平衡能力等。这些症状往往是单侧发生,且发作时常伴随着头痛或意识模糊。

4.诊断通常依靠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以明确缺血区域及程度。血液检查还可以帮助评估其他相关的健康风险因素。

5.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疗法和手术治疗。药物疗法以抗凝剂和抗血小板药物为主,以防止血栓形成。手术治疗如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支架植入术,则用于改善血流。

早期识别和干预是预防脑缺血后遗症的重要策略,生活方式的健康管理也至关重要。通过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并保持规律的运动和健康饮食,可有效降低脑缺血的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