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无症状者:大约30%至40%的心室预激患者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在这些情况下,若没有发生过心动过速等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观察而非立即治疗。不过,仍需依据个体风险进行评估,以确保不忽视潜在风险。
2.有症状者:对于出现心悸、头晕、晕厥或心动过速等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诊断和积极治疗。这类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以控制心律不齐,或导管消融术用于根治异常传导通路。大约25%至30%的心室预激患者可能需要此类干预。
3.高风险人群:一些患者,尤其是那些有家族史或已知心脏病的,可能被认为风险较高。这些病例中更可能推荐进行侵入性检查(如电生理研究)以明确诊断,并考虑实施导管消融术,特别是在青少年和年轻成人中,其成功率可达90%以上。
4.特殊考虑:儿童和运动员等特定群体可能需要更为详细的评估和监测,因为他们在未来活动中可能面临不同的健康风险。
虽然心室预激对于某些人可能不需立即治疗,但对于出现症状或被认为有高风险的人群,及早诊断和适当处理是重要的,以防止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