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烨林主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针灸科
1.艾灸是一种中医传统疗法,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热量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从而达到调节机能、改善循环的效果。
2.对于慢性病患者,如风湿、关节炎等,艾灸可能需要长期、持续地进行,每天施灸能够帮助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3.一般建议每次艾灸的时间不宜过长,通常控制在20到30分钟左右,以免造成皮肤灼伤或其他不适。
4.在进行艾灸时,需注意选择合适的部位,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施灸,以提高疗效。
5.对于较为敏感的人群或者初次尝试者,可以从低频开始,比如每周3到4次,逐步过渡到每日施灸,以便观察身体的反应。
6.孕妇、出血性疾病患者、高热患者及患有严重心脏病者不建议进行艾灸。在空腹、疲劳状态下或剧烈运动后,也不宜立即进行艾灸。
艾灸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可以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医生建议来确定频率和强度。保持适度施灸,有助于发挥其保健和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