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腕踝针的基本原理基于全息理论,即人体的某一局部可以反映全身的状况。在手腕和脚踝这样的小范围内,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机体各部分的功能。
2.腕部分区主要包括手三阴经(肺经、心包经、心经)和手三阳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每条经络分别对应上肢、头面、胸腹等不同部位的功能和症状。
3.脚踝分区则涵盖足三阴经(脾经、肝经、肾经)和足三阳经(胃经、胆经、膀胱经)。这些经络通常与下肢、背腰、腹部及生殖系统有密切关联。
4.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选择相应的经络和穴位进行针刺。例如,若患者有呼吸系统相关的问题,可能会优先选择在腕部相关的经络进行治疗。
5.腕踝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简便性,由于其操作集中在四肢的末端关节,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通常会感到较为舒适,也减少了感染风险。
腕踝针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可用于多种慢性病症以及痛症的辅助治疗。针对具体症状,应依据专业指导选择合适的分区进行操作,以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