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根据现有数据,DLBCL患者初步治疗后5年的总体存活率约为60%至70%。这是基于现代化疗方案,如R-CHOP(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的推广应用。
2.若考虑到20年的长期存活率,由于疾病的侵袭性及其复发特点,该比例会显著降低。目前较少有具体的20年存活率数据,但可以推测远低于五年存活率,可能在10%-15%左右。
3.年龄和健康状况是关键影响因素。年轻且没有其他严重健康问题的患者往往预后较好,而年纪较大或有其他健康问题的患者相对预后较差。
4.治疗响应情况和疾病分期也很重要。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的患者存活率一般较高,而分期晚且治疗响应差的患者存活率较低。
5.新型治疗方法如CAR-T细胞疗法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某些情况下能显著提高生存期,但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长期存活率受多重因素影响,20年的存活率相对较低。定期随访和个性化治疗策略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