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胆固醇类型:血清总胆固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其中,LDL-C被称为“坏”胆固醇,其升高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HDL-C是“好”胆固醇,有助于清除体内多余的胆固醇。
2.健康风险:高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有关。研究显示,胆固醇每增加1mmol/L,冠心病的风险约增加20%。
3.影响因素:饮食习惯、高脂肪摄入、缺乏锻炼、肥胖、遗传因素以及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都可导致胆固醇水平升高。
4.管理方法:生活方式改变如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如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控制血清胆固醇水平。
定期监测胆固醇水平并遵循医嘱进行管理,是预防相关疾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