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体位影响:夜间人们处于平躺或特定睡眠姿势时,颈椎的生理曲度可能发生变化,这会增加神经根受到的压力。当神经根被压迫时,会引起疼痛沿着受影响的神经分布区域(如胳膊)放射,常出现酸痛或麻木加剧的现象。特别是枕头的高度或硬度不当时,更容易促使颈椎压力增加。
2.肌肉放松:入睡后,全身肌肉逐渐放松。但如果颈椎本身存在病变,如椎间盘突出或骨刺增生,肌肉放松反而减少了对颈椎的保护作用,使压迫症状加重,从而诱发或加重疼痛感。
3.血液循环:夜间心率和血压下降,身体的整体血液供应减少。如果颈椎压迫还伴随局部炎症或血液流通障碍,则可能进一步影响神经根和周围组织的供养,导致胳膊的疼痛感更加明显。
4.神经敏感性:夜间人体自主神经系统进入相对“关闭”状态,但受压迫的神经根处于过度兴奋状态,这种状态使疼痛信号传递更加敏感。同时,安静环境中外界刺激减少,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不适感上,会让疼痛感更加突出。
5.长期慢性因素:如慢性颈椎病患者,夜间可能因为白天过度使用颈部、长时间保持低头姿势等积累的问题爆发,加重夜间的不适。
尽量避免高枕或过低枕,以及睡前长时间低头玩手机等动作,保持颈椎自然曲度;同时,如果疼痛持续或有麻木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严重的椎间盘病变或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