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室性早搏概述:室性早搏是心律失常的一种表现形式,通常由心室过早收缩引起。在一般情况下,少量的早搏可能不会有明显症状或影响健康。高频率的早搏,如每24小时有8000多次,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2.药物治疗的选择:对于频繁的室性早搏,可考虑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这些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或其他控制心律的药物。选择何种药物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决定。
3.疗效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需要通过定期监测来评估,比如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手段。重要的是要确认药物不仅能够减少早搏的发生,还不会带来不良副作用。
4.非药物因素:有时,室性早搏可能与生活方式因素有关,如过度疲劳、压力大或摄入刺激性食物等。调整这些因素有时也能帮助减少早搏的频率。
5.长期管理:对孩子进行长期随访非常重要,以确保心脏功能正常,并评估药物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早搏问题如果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晕厥、胸痛或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任何治疗方案都应依赖专业医生的指导,并根据病情变化适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