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乳糖不耐受:许多人缺乏乳糖酶,这是一种分解乳糖的酶。乳糖是牛奶中的主要糖类,未被分解的乳糖会在肠道中发酵产生气体和酸,引发胃酸过多、腹胀和腹泻。据统计,大约65%的人口存在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
2.牛奶成分刺激:牛奶含有一定的钙、蛋白质以及脂肪,很少数人可能对这些成分较为敏感,当摄入牛奶后胃部开始分泌更多的胃酸来帮助消化,从而引起胃酸分泌过多。
3.胃食管反流病:一些人可能本身就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牛奶中的脂肪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随后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加重反流的症状。
4.消化功能障碍:某些消化系统相关疾病如胃炎或胃溃疡,可能会因为牛奶的摄入而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过多的表现。
若频繁出现喝牛奶后胃酸过多的情况,建议观察是否伴有其他消化不适症状,并考虑咨询专业人士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处理。适当调整饮食,可以选择低乳糖或乳糖酶添加的牛奶,也可以在饮食中逐渐减少牛奶的摄入量。